我選擇了「自由公路」。
反覆失速的音浪,撞擊了明亮輕快的旋律,
5分26秒 大肆奔跑的搖滾變奏曲。
載著步伐,擰著心跳,扯去那層世俗虛偽,
最後,阿飛西雅 給了我們上路馳騁的勇氣!
##ReadMore##
在某個契機下應業務要求,幫忙阿飛西雅 新專輯「失語的鱷魚社會」,寫個推薦文。畢竟不是專業樂評撰文者,寫起來十分心虛,加上自己的龜毛文字編排癖又發作,耗費一堆時間,以「自由公路」當推薦曲,終於擠出99個字。
老實說,這篇文章會出現在哪?我不曉得(或許根本不會出現 哈)
但我得到一張CD的報酬,不是他們的新專輯,而是 Kyte ,同屬於後搖團,為何? 本人的任性要求,因為真的太好聽。

>>> 看看 樂評
>>> 聽聽 Myspace
失語的鱷魚社會,是假借邱妙津的著作「鱷魚手記」的隱喻概念。
大學時代,曾和一個女孩兒借過這本書籍。其實是交換閱讀習慣,我借她"風葬的教室",她借我"鱷魚手記",同時交換了彼此的小祕密,隱晦的邊緣化個性。
當然,我不是文青,只是一隻假掰の鱷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